【新北。板橋】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月波水榭江南庭園。國定歷史古蹟。板橋必訪景點
地點: 板橋林家花園(林本源園邸)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西門街9號
時間: 09:00–17:00
電話: (02)2256 6139
門票: $80,符合以下條件民眾可免費入園-
1.戶籍在新北市市民
2.外縣市民眾,滿65歲以上及未滿12歲國民
3.就讀國內各級學校在學學生
4.身心障礙及陪同者
5.低收入戶證明者
林本源園邸又稱板橋林家花園,是板橋林本源家族興建的宅房
建造於大清咸豐三年(1853年),是現今臺灣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建築
國家的二級古蹟,所謂的園指的就是林家花園,邸就是林家住所
總面積達6054坪,園區內江南庭園建築丹楹刻桷,精雕細琢,饒富韻味
其建物包含古書屋、方鑑齋、來青閣、開軒一笑、香玉移、觀稼樓、定靜堂、月波水榭等多處房舍與人造山水
非常值得一看,是來板橋強烈推薦撥空遊歷的一處景點
林家花園除了三落大厝外其餘皆可自由遊歷
因三落大厝屬私人景點,若欲參訪則需專人導覽
距離林家花園最近的捷運站為府中站
沿途經過菜市場邊走邊逛,一下就到目的地了
從林家花園周圍牆邊望去,松柏與古色古香的建築相映成趣
與遠處的大廈林立成強烈的衝突
恍如古今穿梭,為這趟園林漫遊之旅起筆
上午時分的售票亭前已聚集一些人群
正值防疫期間,進去大門前皆需量體溫才可入內
小提醒:欲參訪三落大厝的人,記得進去時順便跟門口服務人員拿取預約導覽的號碼牌
免費導覽手冊是第一次來林家花園的好幫手
對於園內建築皆有詳細介紹與說明
前往榕蔭大池途經觀稼樓後方的小庭園
八角拱門、充滿曲線的石牆配上盆栽水缸顯得特別典雅別緻
陽光灑落的庭園,與天光雲彩的匾額相呼應
讓人想起南宋詩人朱熹的《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一》當中二句: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轉個彎來到海棠池,其位置地勢較高,具有蓄水作用
池屬長窄型,以充滿曲線的拱橋與石欄來設計
形狀像酒瓶,小橋的地方像瓶蓋,有長久平安的寓意
繼續往前走,即見一大池,名為榕蔭大池
大池的周邊,可見仿林家故鄉漳州山水而做的假山,層巒疊翠
假山中有石室、隧道、小徑、觀景台等,但基於安全性考量並未開放
整個池子呈曲尺狀,與海棠池相互連通,當年臨觀稼樓岸邊設有碼頭,可以泊船
假山前方有座惜字亭,古代的字帖筆墨不可隨意丟棄
統一由惜字亭焚燒處理,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文字」的重視
這座狹小的亭子為名為斜亭,是當年林家子弟釣魚遊憩的場所
走在榕蔭大池畔,夏風微微徐來,此地的典故寓意耐人尋味
定靜堂是林家花園中唯一的四合院,也是園中最大的建築,前庭遼闊
設有重門中庭做穿廊,層層遞疊有秩地引導賓客到達正廳
左右兩旁的盆栽擺設在空曠的中庭顯得格外搶眼
也讓人不由自主多看兩眼
靜思堂為宴款賓客的場所,牆上懸掛的古董字畫供賓客觀賞琢磨
「榭」有依靠的意思,月波水榭是一座水池中座落著雙菱形的建築
宛如一葉扁舟停泊於岸邊,與小橋、榕樹連結,順應而生
水池中的鴨子活力十足,在這園中顯得特別討喜
輾轉通過幾處迴廊後來到了香玉簃
其特色並非建築本身,而是能在前方欣賞奇花異卉
「少年聽雨歌樓上」,戲台是古時候重要的娛樂場所
當天還有位大哥在戲台上拉著二胡,樂聲配美景顯得格外搭配
心中不禁揚起一曲朱七與周深共同演繹的作品「樓台」的旋律
「你寫意山水蓬萊,我琴聲飄雲外」
來青閣是林家花園最富麗堂皇的建築
是供貴客入住下榻與設宴款待的地點
若有達官貴人來訪林家就會招待入住於此
閣前還有座戲台,可以想像從前熱鬧繁華的景象
觀稼樓是園中第二大的建築物,與來青閣皆屬兩層樓的建築,彰顯其氣派
同時為榕蔭大池主景建物與背景,從各個角度看皆是不同風貌
其前方有座鳥籠亭,裡面原本養了兩隻孔雀,孔雀象徵鳳凰
梅花型的鳥籠除了美觀同時也增加了生物於內部的移動空間
對面原來還養了猴子,鳳猴的諧音是「封侯」,含意是希望子孫能當官的意思
花了兩個小時走訪林家花園,除了因拍攝許多照片手機容量減少外
內心更是收穫滿滿,這裡的任何景物不單只是一句「好漂亮的建築」就可以概括之
進如園區彷彿走進一段歷史,踏進每一處建築就像跌進一段故事
在撰寫文章的同時,也勾起當天的遊園記憶
在多的形容皆不如您親身走訪一次來的深刻
來板橋玩強烈推薦撥空走訪這處「時代的軌跡」- 林家花園
想看更多旅遊或美食歡迎追蹤我的IG👉大臉怪的放風計劃